《德国哲学问题研究》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德国哲学问题研究,课程编号,210020101214
课程负责人,李永刚,课程负责人
所在单位,hg8868体育官网
教学团队成员,房德玖、铁省林、史现明
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学时,51,学分,3
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集中讲授,组织研讨,实验分析,读书指导,实地调研,自主学习,其他
课程定位、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成效
课程定位:本课程作为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将以专题讲授与讨论的方式系统深入地学习德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德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学说,理解主要哲学流派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规律,尤其是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形成的理论根源及其在德国哲学的发展中的思想定位,训练并提高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水平,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成效: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提升哲学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素养,接受基本的思维逻辑训练,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储备基本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哲学思辨思维方法的训练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养成,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攀学术高峰的勇气和使命感。
课程思政实现方式:通过批判性的解读,带领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德国哲学特有的思辨方法,加深和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夯实我国文化创新的哲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请注明各章节及学时)
第一章 德国哲学概论(3学时)
第一节 德国的主要流派及其发展线索
第二节 德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英美哲学的比较
第二章 德国古典哲学专题(18学时)
第一节 康德哲学(3学时)
第二节 解读与讨论《纯粹理性批判》(6学时)
第三节 黑格尔哲学(3学时)
第四节 解读与讨论《法哲学原理》(6学时)
第三章 现象学专题(6学时)
第一节 现象学概况(3学时)
第二节 胡塞尔的现象学(3学时)
第四章 海德格尔哲学专题(12学时)
第一节 海德格尔哲学(3学时)
第二节 解读与讨论《存在与时间》(9学时)
第五章 解释学专题(12学时)
第一节 解释学概况(3学时)
第二节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3学时)
第三节 解读与讨论《真理与方法》(6学时)
考核方式,考核方法:闭卷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
组成及占分比例:闭卷考试50%,课堂讨论20%、课堂论文30%。
使用教材,o 自编讲义 o 已出版的自编教材 √其他公开出版教材
,(请注明使用教材名称、作者/主编、出版单位、出版年份、版次)
1.高宣扬.德国哲学的发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2.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1.邓晓芒.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2.贝尔纳·布尔乔亚.德国古典哲学[M].邓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潘德荣.西方诠释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16.
9.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