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22(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硕士研究生教育 >> 课程资源 >> 正文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研究》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1-11-15       发布者:2021-11-15       浏览次数:



儒家哲学研究 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儒家哲学研究,

课程编号,210020101218

课程负责人,刘  伟,

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hg8868体育官网

课程类别,指定选修课,学时,34,学分,2

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集中讲授,组织研讨,实验分析,读书指导,实地调研,自主学习,其他

课程定位、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成效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心性论是儒家哲学核心命题。通过讲授和组织研讨,引导学生在掌握儒家哲学一般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心性论思想,了解心性论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脉络,掌握主要人物的心性论思想,深入研究儒家哲学奠定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扎实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知识,对儒学史有较为系统的理解和把握,有较强的古代文献研读能力和哲学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在于让学生深刻理解儒学哲学的核心思想——心性论,了解并掌握儒家心性论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掌握主要人物及其心性论思想,厘清释道对儒家心性论思想的影响,深入研究中国哲学提升学术素养。要求学生通过对一定数量儒家心性论著作研读,进一步提升理解古典哲学原著文意的能力,在掌握哲学文本主要思想的基础上能够做出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

教学成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儒家心性论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脉络,掌握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解儒释道互鉴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及安排(请注明各章节及学时)

第一章  儒家心性论概述(2学时)

第一节  心性论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主要核心概念

第三节  儒家心性范畴萌芽与历史渊源

第二章  孔子、孟子、荀子的心性论(4学时)

第一节  孔子的心性论思想

第二节  孟子的心性论思想

第三节  荀子的心性论思想

第三章  董仲舒、扬雄、王充的心性论(4学时)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董仲舒的心性论思想

第三节  扬雄的心性论思想

第四节  王充的心性论思想

第四章 韩愈、李翱的心性论(4学时)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韩愈的心性论思想

第三节  李翱的心性论思想

第五章  程朱理学的心性论(6学时)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北宋五子的心性论思想

第三节  朱熹的心性论思想

第六章  陆王心学的心性论(6学时)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陆九渊的心性论思想

第三节  王阳明的心性论思想

第七章  王夫之、颜元、戴震的心性论(6学时)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王夫之的心性论思想

第三节  颜元的心性论思想

第四节  戴震的心性论思想

第八章  儒家心性论与佛道(2学时)

第一节  儒家与道家

第二节  儒家与佛家

考核方式,考查

使用教材,

¨ 自编讲义   o 已出版的自编教材 þ 其他公开出版教材

韩强:《儒家心性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目,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

2.李景林:《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2009年。

4.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学院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烟台路北80号

hg8868体育官网 - 皇冠登录页面 版权所有